知识科普 |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发表时间:2023-05-06 15:36

Early-Diagnosis-Helps-Fight-Lung-Cancer-1.jpg

图片来源:https://www.oncoplus.co.in/early-diagnosis-helps-fight-lung-cancer/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致死率最高的肿瘤类型。尽管近年来肺癌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我国仍有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然而,早期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率。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完全切除的肺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腺癌(MIA)术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早期肺癌诊断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的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数据和相关指南,制定了《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后文简称《共识》)。


内容1.png

DOI:10.3760/cma.j.cn112147-20220712-00592.


该共识围绕早期肺癌筛查、无创检查、有创检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及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及多学科合作等方面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提供参考,以推动我国早期肺癌诊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肺癌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是公认的肺癌病因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2)二手烟:二手烟(被动吸烟)也是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女性肺癌发病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3)环境污染:广义的环境污染包括室外大环境污染和室内小环境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导致的空气污染(PM2.5)与肺癌发病率增加有关。

(4)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和汽油废气及煤焦油等,或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等,均可增加肺癌发病风险,并且吸烟可明显加重这些致癌因子的致癌作用。

(5)既往恶性肿瘤病史:既往患有肺癌、淋巴瘤或与吸烟相关恶性肿瘤(例如膀胱癌、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性肺癌的风险增加。

(6)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肺癌的个体罹患肺癌的风险增加,可能与某些基因位点变异有关。

(7)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筛查和诊断方法


《共识》推荐对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强烈推荐胸部低剂量 CT(LDCT),不推荐使用胸部 X 线。对于复诊或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强烈推荐胸部薄层 CT+结节三维重建,并可以使用定量 CT 分析与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辅助评估肺结节诊断。对于未定性的实性成分≥8 mm的实性或亚实性结节,建议进行肺纵隔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或 PET-CT 检查

此外,还提及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影像诊断。人工智能可用于判断结节性质,为临床提供辅助依据。其优势体现在:

1,肺结节识别的敏感度高,提升阅片效率;

2,自动化分析和展示后处理图像和定量数据;

3,将影像学数据与临床、生物组学数据融合分析,提升诊断的敏感性。

但是该技术目前还有一定局限性,仍需人工阅片确认以减少漏诊。且国外的人工智能平台数据来源非我国样本,不适用于我国肺癌早诊的临床应用。而国内的人工智能诊断平台仍需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


疑诊早期肺癌患者相关标志物检测

在该问题下的新型肺癌标志物中,除了提及近年来热门的循环肿瘤DNA(ctDNA)和DNA甲基化等检测,还特别提到了循环肿瘤细胞(CTC)

《共识》指出CTC 是从实体瘤脱落进入体液的肿瘤细胞。有研究发现,肺癌高风险人群在LDCT扫描未发现肺部结节时即可检出CTC,并与若干年后肺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广州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肺泡灌洗液中检出CTC也可较敏感地提示早期肺癌。

但CTC在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难题,如检测方法不够灵敏,早期肺癌患者的外周循环中检出率低等。国外有研究表明,CTC 的敏感度为 26.3%,特异度为 96.2%,与传统的抗原抗体依赖 CTC 检测方法相比,叶酸受体靶向 PCR 技术能提高 CTC 的检测效能,对Ⅰ期 NSCLC 患者诊断敏感度可达 67.2%,特异度达 84.1%,因此,CTC 辅助诊断早期肺癌,并监测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复发是潜在工具之一,下一步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数据支撑。

综合来看,本版《共识》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其他新兴早期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纳入,是在科技不断进步之下的结果。它提出了未来早期肺癌的发展方向,为推动早期肺癌患者预后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